食品包装袋图片中的营养成分-北京亮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营养含量在营养成分表里,分别列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共计五种?

营养成分表究竟是什么?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这是国家规定食品包装袋所必须注明的内容,规定指出,营养成分表是指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并要求标示内容必须包括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5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营养标签不规范的食品将不得销售。

营养素参考值NRV可以帮助消费者避免过食营养素!

假如您今日的NRV能量已经接近最高量,您就要控制热量的摄入?

每日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NRV数据,也需要计算!

我们以“每1包装(平均43克)巧克力”中“能量”为例X=能量989千焦(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NRV=成人能量每日消耗量8400千焦(根据上表,该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Y%=989/8400=约12%(计算结果)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行了一项有9000多名参与者的在线研究,旨在衡量消费者在使用修改后的营养成分标签的准确性,研究同时评估了参与者个人对修改后标签的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帮助价值的看法!

营养成分表在修改前,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多少呢!

20年前,营养成分标签开始在美国的食品包装上出现,标明每个包装中有几份、每份的热量,以及包装食品每份的营养价值!

不过,研究显示,一包可以一次吃完但含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包装食品,消费者常常无法正确计算其热量和营养价值;

因此现在的两处新改动,或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营养成分标签的信息:一是将一份的营养信息和一包的营养信息分两列标示!

二是注明整个容器所含的营养信息;

参与者评估了4种虚构产品两种冷冻食品和两种袋装薯片的10种营养成分标签,其中1种是现行的格式,9种是修改过的。

修改过的标签又分为3组:第一组标签用现行格式,单列显示每个容器内含有两份的产品。

第二组用两列的格式显示每个容器内含有两份的产品!

第三组用单列显示的格式,将整个包装产品作为一大份标出了营养信息!

研究小组还测试了格式上的变化是否有助于消费者确定一份以及一整包食品的热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信息,比如用大号的字体标注卡路里、去除来自于脂肪的热量有多少,或者用其他语句表述份量声明。

调查显示,和现行的格式相比,使用一大份标注或者用两列分开标注时,参与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每份和整包食品的热量、脂肪或其他营养成分信息。

研究人员总结到,了解食品成分标签一些潜在的改动可能会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在更现实的环境下研究这些标签如何发挥作用,比如在一家杂货店里,用实际的包装食品,而不是对着计算机屏幕上的大标签。

营养成分标签只是帮助消费者做出合理的的食物选择和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众多工具中的一种,但它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所以重要的是要继续探索方法,以支持营养成分标签得到有效利用,为这些目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减少厨房劳作成为人们的需求,而冷冻食品以其方便快捷、美味、品种丰富受到人们青睐,以此冷冻食品包装袋就特别的受欢迎了!

那么冷冻食品包装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冷冻食品包装袋要符合大流通的要求,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保持冷冻产品的品质特性,防止细菌及有害物质的污染。

以速冻水饺为例,许多消费者对一些品牌一次消费后产生抵制行为不再购买,其不少原因是包装材料不好造成水饺水分流失、油脂氧化及风干、变黄、龟裂、硬皮、哈喇味等质量问题?

10.质量考核办法。

11.清洁生产制度!

12.生产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等)。

13.检验仪器、设备清单(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等)?

14.现有标准清单。

15.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16.工艺文件目录明细表、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

17.文件管理制度。

18.采购质量控制制度?

19.原辅材料合格检验证明或报告。

20.原辅材料供方评价准则;

21.原辅材料使用台账。

22.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

23.工艺流程图及标注关键控制点。

24.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控制程序。

25.检验管理制度和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26.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27.销售记录、已售出的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28.退货品管理制度?

29.安全生产制度?

区分食品类别啊,当然,一般也就两种:1.类似于超市打包好的面包、点心等,这种常见的就是捆扎带扎口?

但是这类产品的保质期也比较短,5~7天吧;

差不多。

2.最常见的食品包装袋的封口,就是热封?

这个是需要加热棒(有时候以脉冲的形式加热)、加热棒咬合的力、加热棒咬合的时间,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将袋口内部的可热封材料熔化后再粘合。

这种热合的形式通常密封性也比较好。